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闻动态

省级高层次人才伊万教授应邀来校作学术报告

作者:药学院      发布时间:2024-05-14      点击数量:

510日下午,药学院成功举办了弘药讲坛第10期活动,省级高层次人才伊万教授应邀来校作学术报告。药学院院长胡金锋主持,学院教师以及研究生参加此次活动。

胡金锋(左上)主持 伊万(右上)作专题报告


伊万教授作了题为《生物偶联和生物催化:基于两个案例探索选择性C-SC-N键的形成》的学术报告。报告的第一部分,伊万教授详细介绍了使用钯试剂作为蛋白质-蛋白质偶联剂的优势和目前存在的挑战。这种试剂能够选择性地针对特定的氨基酸残疾(CysLys残基)进行快速、定量的生物结合,从而形成稳定的加合物。这种方法具有高度通用性,可以用于制备包括抗体-蛋白质构建体在内的多种同异共轭物。报告的第二部分则分享了课题组在高选择性生物催化C-N键形成方面的研究进展。利用结构导向的酶工程技术,将苯丙氨酸氨裂解酶转化为一系列生物催化剂,这些催化剂可以促进氢胺化的富马酸衍生物转化为非天然氨基酸,非天然氨基酸在药物开发和生物工程中具有重要价值。

提问环节中,与会教师积极发言,就报告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针对与会教师提出的问题,伊万教授耐心细致地逐一解答,展现了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对科研的热情,并期望此次学术报告,能够激发大家对生物偶联和生物催化领域的研究兴趣,推动这一领域科研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胡金锋对伊万教授的精彩报告表示感谢,并指出此次学术报告不仅让药学院师生获得了关于生物偶联和生物催化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还与国际学者进行了交流与互动,对于提升学院师生的科研水平和拓宽研究视野具有积极作用,他希望全院师生能够借鉴伊万教授的研究方法和思路,进一步加强科研工作,提高科研水平。


专家简介

伊万(Ivan Buslov):博士毕业于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QS:14)化学专业,之后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QS:1)和瑞士巴塞尔大学(QS:138)从事博士后研究,目前担任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催化合成实验室科学家。其在有机化学和药物生物学领域有广泛的科研和行业经验,既擅长小分子化学合成及表征,包括多步有机和有机金属合成和小分子表征、处理对空气和湿气敏感的化合物以及催化过程的机理研究;又擅长大分子药物制备纯化及分析,包括生物偶联技术、重组蛋白表达和纯化、酶法分析、凝胶分析。主持参与多项国际重大科研项目3项,累计研发经费240万美元,发表SCI论文9篇,其中4篇为第一作者,论文总引用465次,h因子9


文:张玲/图:姚天昊/审核:胡金锋 张梅芬/责任编辑:张玲